plug usb to computer

複製多個USB,我該使用電腦?USB集線器?還是USB拷貝機?

我們平常都會使用USB儲存一些文件,將檔案複製到USB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使用的方式不外乎透過電腦將檔案傳輸到USB,透過插入電腦的USB插孔,您可以輕易的複製檔案,是目前最簡單、最普遍且零成本的做法,甚至可以透過接上USB集線器來達到一次複製多個隨身碟的目的。
然而,一旦需要一次複製多個隨身碟,就會發現使用電腦或是透過集線器來複製其實效率不彰,若無透過額外的軟體也無法複製一些需要特殊用途的檔案,像是複製開機USB碟會需要的MBR磁區。
就硬體的部分,以下讓您了解哪一種方式最適合您的需求。


方法①:使用電腦複製多個隨身碟

使用電腦複製USB是一個最常見,且方便的做法,重點是不需要花任何的預算,但常常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 ‧傳輸速度緩慢
  • 造成傳輸速度緩慢的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是電腦裡的防毒軟體會一一掃描每個檔案,或是格式的影響。
  • ‧傳輸速度下降
  • 若是複製速度在一開始很快,但在複製一段時間後速度就掉下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為緩衝記憶(buffer)已經滿了,緩衝記憶一旦滿了之後,USB的傳輸速度就會下降到實際的寫入速度。
  • ‧當要拷貝多個USB時,耗時耗力
  • 電腦的USB插槽有限,一般都只配備一到三個USB插槽,而電腦因無法同時執行多個任務,所以就算一次滿載三個USB,電腦也只能一次執行一個任務。當你插入三個一起拖曳複製時,電腦的資源會同時被三個USB分食掉,所以當你有越多USB需要拷貝時,時間就會隨之增長。
    另外一個手動使用電腦拷貝的問題,除了會有人工疏失之外,還須要時時刻刻盯著電腦的進度,以免有其中一個檔案無法拷貝或是遇到檔案重複的問題,造成拷貝流程完全停滯,延宕到其他的USB複製進度。


    方法②:USB集線器

    因為使用電腦有上述的種種問題,尤其是您需要做很多拖曳檔案或是其他重複的工作。若您的預算有限,需要大量拷貝的需求頻率又不是很高,那USB集線器會是一個好的選擇。他可以擴展USB插孔的數量,幫您省去大量重複的工作,不用時也可以當擴充埠使用。
    但說到傳輸速度,會與直接使用電腦插USB的狀況一樣,雖然USB集線器可以擴充USB孔,讓您可以從原本最多拷貝三個USB,到使用後可以一次拷貝十幾個,但由於集線器與電腦的連接只有單一的通道,所以不管您插上幾個USB,都需要透過這條通道,造成上述分食資源的問題。


    方法③:USB拷貝機

    若您因工作需求,需要常常拷貝多個USB,或是需要拷貝開機USB碟,一台USB拷貝機會幫您省去很多麻煩及時間,上述的種種問題也都可以迎刃而解。雖然花費的預算較多,但卻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拷貝機的每個USB插孔都是直接與控制器連接,代表每個插孔都有自己獨立的傳送通道,不會有分食資源與速度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一台1對7的USB拷貝機, 拷貝2個跟拷貝7個所花費的時間會是一樣的。獨立的端口不僅在速度上占優勢,當遇到其中一個目標USB拷貝失敗時,其他的6個USB還是可以不受影響的繼續進行。


    電腦與拷貝機儲存方式的差異

    技術上來說,使用電腦來傳輸資料,通常是拖曳檔案或是複製貼上特定檔案至USB或其他儲存裝置,檔案會被傳送/複製到儲存裝置空白的區域存放,有時候還需要另外格式化,否則會因為母源和目標儲存裝置的格式不同導致檔案無法正常開啟/運作。
    而拷貝機儲存方式則是位對位拷貝(BIT-BY-BIT),不僅兩個相同的儲存會有相同的檔案格式、儲存資料的位置完全一樣,甚至分區也會一模一樣,可以省去另外格式化的麻煩,不過也代表目標儲存裝置原有的資料會完全被母源的資料覆蓋。所以如果想要複製開機USB,又不想要花時間去了解軟體怎麼操作,USB拷貝機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延伸閱讀 ◄ 了解更多電腦與拷貝機的差異


    ‧ ‧ ‧


    結語

    使用電腦來複製檔案至USB適合在日常簡單的備份、攜帶檔案,對於比較專業或是大量的複製USB需求,顯得較力不從心。依照你的預算多寡與使用的頻率來判斷是否該購入一台USB集線器或是USB拷貝機。若少量的預算可以考慮USB集線器,至少可以減少一些重複循環的動作: 插入USB → 拖曳檔案 → 拔除。
    若有足夠的預算,USB拷貝機不需要安裝任何軟體或是連接電腦,可以大幅減少您的工作時間及精力。在這個講究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裡,投資一台USB拷貝機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推薦入門隨身碟拷貝機

    mini usb plus duplicator
    → 行動電源Micro USB接口供電
    → 簡潔介面設計即插即拷超方便
    → 支援三大系統檔案格式
    ► 查看詳細功能 ◄